• 该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国际教育
    • aleveler
    • 2020-03-02 06:00:48

  • 摘要:一篇《一诺: 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原文第一波读者多为认可甚至强烈共鸣不同,国际教育从业者多持批评态度,甚至有的流露出

    •    一篇《一诺: 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原文第一波读者多为认可甚至强烈共鸣不同,国际教育从业者多持批评态度,甚至有的流露出不屑的态度。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

        一 中国的国际教育VS本土国际化培养

        作者一诺提出了中国的国际教育和本土国际化培养两个概念,一贬一褒,泾渭分明。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不管什么性质和形式的国际教育,都是中国教育的补充,这是趋势也是原则。

        孩子送出去了,就意味着已经摆脱了一诺所说的几乎没有能力抗衡的教育大体系以及环境了。换句话说,就是不管结果如何,都不是在讨论中国国际教育了——如果非要怎么说,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国际教育,属于个体行为了,从属性上说,也是所在国的国民/国际生教育。

      该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国际教育

        所以,话不可随意说,否则影响大了就会被群怼。

        1 好的教育是相通的

        我国的国际教育总体上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成体系地引进海外成熟的如IB/ALevel课程,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做课程融合,完善丰富校本课程,越来越本土化,或者说逐渐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另一类是基于中国国家课程体系,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及课程设置,完善丰富校本课程,越来越国际化,或者说逐渐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一诺所推崇的,就是后者。在笔者看来,好的教育是相通的。一诺突出强调的“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讲自己的故事”,就是每一种教育体系都以不同表述呈现的内在要求。

        2 哪一类距离好教育更近

        第一批国际学校,自然是引进成熟课程体系的学校,目前可以代表国际教育高中段办学的水平和质量。目前大部分都是这一类学校,他们依然在不断地做课程融合,来优化办学水平。(纯粹招外籍的学校另当别论,简单看作外国在华的教育飞地比较合适。)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基于对国内外教育把握的基础上,开始在中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框架内,做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

        从历史上看,前一类更有优势:

        我国的现代教育理念落实就是这样的,大破大立,废除科举制,创建新学堂,打到孔家店——当然难免矫枉过正,这也是引起争议,甚至引起否定声音的地方。只是在那样积重难返的情况下,有更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吗。当然,当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占据优势后,开始不断批判地把传统教育中的精华融合进来——理论上和趋势上是这样。

        与之相应的,就是我们政治发展也是如此,形象的说法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结合实际的不断斗争发展,现在可以说是充分本土化了。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下,凭单个学校的一己之力,创建一个卓有成效的课程体系,谈何容易?且不说这需要多长时间的打磨,就说需要的人力物力投入,有多少学校可以承担得起?

        所以,追根究底,要打造自己课程体系的学校,还是要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融合现有的课程体系的理念、课程设置、评估等。

        3 贵在落实

        再成熟的课程体系,如果学校不在日常教学中切实落实,也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那些复制-粘贴教育理念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 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教育

        清楚了两者的差异后,再看一诺的表述,问题就来了。一般来说夸自己的项目好很正常,但不做具体分析直接否定其他发展模式,这与一诺自己提出的文化多元也自相矛盾。这种双重标准,和西方教育中要求的宽容、尊重对方的理念相左。作为教育理念,这在IB教育中有着系统阐述。看来,不仅学生需要培养,从业者也需要自我教育。

        目前我国的国际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以现在的结果来权衡教育的成败,不构成内在关系,至少还为时尚早。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教育。

        一诺很注重中华文化,富有中国情怀,可惜有意无意忽视了一点,就是拿个体在美国的成功来衡量中国的教育。

        拙以为衡量的标准要接地气,不要太抽象或远离当事国的现实。按照这一前提,就是中国教育在什么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现实问题,解决了“我们自己的人民”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有多少人在美国的公司里怎么样。如果没有立足于本土的意识,国际视野也会缺少支撑,又怎么能做出中国最好的教育呢。

        如果从这个标准看,一诺所举的例子,倒成了印度的悲哀、美国的胜利的铁证。按作者的话,印度无非是在给美国输送高级打工者或合伙人,而美国则成功吸引了印度人才为我所用。如果硬说成win-win,那么我理解的双赢,是美国赢两次!

        国际教育可以理解为高大上,毕竟开支花费多嘛,是属于少数人的。不过是否在于关注边缘,有待商榷。边缘这个提法本身似有问题:是相对谁而言?为何是边缘?当年中国被称之为远东国家,那是因为欧洲强大,有欧洲中心论,标准是他们定的,所以我们是边缘。身为教育者,不能因为自己是精英,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就被定义为边缘群体,这个作风要不得。(及时测:有多少老师把“后进生”们当边缘群体的?)

        作者文中讲花费时,提到了美金,现在通行的说法是美元,不再是美金,因为其金本位早已不复存在了。提及这一对概念的区别,就是想表明,时移世易,我们得照顾现实。

        一诺的评价标准折射出重大的现实境况,就是美国标准的影响根深蒂固,全球产业链乃至人们的精神生活,都处在以美国标准为背景的生态中。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实,也是意识形态。

        三 严肃的问题不容回避

        1 需求和供给

        家长焦虑,希望孩子可以进更好-更好-更好的大学,不合情不合理吗?

        往往,家长要过程,更要结果,对于一般学校,重视这个问题,好像也不是多大的罪过吧。

        2 教育产业化、市场化

        一诺的批评,对当下中国的国际教育是很有警醒作用的,首先就是暴露中国国际教育中的问题,撕下了一味盲目鼓吹国际教育的人的遮羞布,令其难以掩饰,也让大家可能从这一角度清醒地看待中国国际教育。

        学生家长想进好大学,学校努力满足,好像都没什么严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看起来最有道理,其实最没价值的说辞是,这都是体制的问题,一下子锁死了探讨空间,只剩出国一条道。

        文章内外,出现了一些不满甚至挞伐,就是无人认领这一不容回避的问题。找不到症结所在似的。

        目前中国的国际教育是市场化、产业化的。在家长的刚需下,资本的推动功不可没,但资本把盈利推向极致,和把应试推向极致,所带来的问题,没有质的差异吧。

        说到这,忽然觉得马克思对资本的评价说的对。为达到预期利润,无利不早起,制造各种概念,把焦虑的家长卷入运作的产业链。

        需要声明的是,资本进入教育市场,给主流教育带来了新鲜血液,给家长带来了更多优质教育的选择,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许多人也是带着满满的情怀,进入国际教育界的,做出的实绩也是有目共睹。

        但是,现实不是童话,资本逐利。难免在光鲜的外表下看见肮脏——只要你不刻意视而不见的话。按说,这是社会发展的阵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 谁的国际教育大市场

        那么,何以面对国际教育大市场?

        四 智叟式的可笑VS愚公式的不可笑

        1 智叟式的旁观可笑

        一诺认为的国际玩笑,笑的对象是不遗余力、不问前程把孩子送出国学习的家长。而这一群体和作者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的当下国际教育无力吐槽。是喜?是悲?还是尴尬?

        2 愚公式的身体力行

        文中提到的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笔者有幸参与过,上课的是极富经验的实力派老师,学生是知名学校的某班学生。不过,课后大家讨论交流时,上课老师对过程和结果并不满意(不清楚是不是一次例外)。我似乎悟到了什么,教育的意义好像不能仅以上课时段的成果来评价。相应地,但凡执著探索教育教学的,都值得尊敬。

        3 建设性的有破有立

        中国的国际教育虽然问题重重,和一诺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还是大有人在。希望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颉颃互竞,(不要做看客看国际教育的笑话,国际教育中发生的笑话已经足够看了),建设性地探讨、扬弃,共同推动好的教育抑或合适的教育发展。

        不问一诺的美好愿景多久才能实现,但愿一诺提出的本土国际化的培养方案,桃李满天下,愿作为主流教育补充的国际化教育日新月异!